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信息正文
【书单推荐 |豆瓣好书主题周】把生活中的寂寞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信息来源:内江市图书馆浏览次数:发布时间:2023-05-19【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2023/05 豆瓣好书

 

 

1《罪与罚》

陀思妥耶夫斯基著 汪炳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呼啸山庄》

艾米莉· 勃朗特著 李晖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人间自在》

汪曾祺著,读者出版社

4《元素的故事》

依·尼查叶夫著 滕砥平译,春风文艺出版社

5《东林沉浮》

程万军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6《小癞子》

佚名著 杨玲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7《母亲》

高尔基著 刘论振译,三晋出版社

进化心理学的研究者图比和科斯米德斯曾经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人们愿意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和金钱,去探索那些根本就不真实的事件和经历?

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审视,也正是我们加深对名著的认识的一个重要契机。作为时代和情感的结晶,一部优秀的作品能够让我们看到人类情感的丰富多彩,也能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深入地了解一个时代,感受那个时代的精神文明。本周,这些豆瓣高分好书将给你带来一段高质量的阅读时光,它们可以让你在快乐环境下莫名哭泣,也可以让你在悲伤中莫名高兴。或许正是阅读时多变的复杂情感,让这个过程变得格外有意义。

 

 

《罪与罚》

 

豆瓣评分:9.6

陀思妥耶夫斯基著 汪炳琨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与文学道路是一种最深刻的悲剧,其实质是:敌视天才、自由和艺术之美的现实,压制和摧毁人的灵魂。在他看来,苦难和爱是合二为一的,人类的理性微弱而不可靠,而人类的苦难却无边无际。这些思想的印记也深深体现在了这部永恒经典的作品中。

 

在世界上,没有比说老实话再困难的事,也没有比说奉承话再容易的事了。说老实话的时候,只要有百分之一的音符走调,就会立刻产生不谐和,而随之而来的就是出乖露丑。但是,说奉承话的时候,即使从头到尾都是假话,也会叫人高兴,听起来仍旧不无快乐,虽然这种快乐粗鄙,然而毕竟是快乐。奉承话说得再肉麻,至少有一半听上去像是真的。这适用于社会上各种水平的人和各个阶层。

 

 

 

《呼啸山庄》

 

豆瓣评分:8.8

艾米莉· 勃朗特著 李晖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这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奇特的小说”,一部“奥秘莫测”的怪书,它用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无情的报复,取代了当时英国文学潮流上的低沉的伤感和忧郁,以它那摧枯拉朽的激情席卷文学界,带给人们如古希腊悲剧一样的炙热感受和摄人心魄的荒原气息。

 

你看到了吗,你两眼之间的那两条皱纹,还有那两条浓浓的眉毛?不是往上弓起,而是中间下垂。还有那对黑色的魔鬼,它们埋得这么深,从来没有看到它们大胆地把窗子打开过,总是鬼鬼祟祟地在里面溜来溜去,就像是魔鬼的奸细。

你应该希望并且学会把这两条皱纹抹去,坦率地抬起你的眼皮,让你那对魔鬼变成可以信任的、纯洁的天使。不胡乱猜疑,不能确定是敌人的,就要把他看成是朋友。别去学恶狗的样儿,明知挨这几下踢是应得的报应,可又因吃了苦头,恨透了全世界,还有那踢它的人

 

 

《人间自在》

 

豆瓣评分:9.4

汪曾祺著,读者出版社

 

“无事此静坐”,这五个来自苏东坡诗中的字,曾被汪曾祺祖父挂在家里南墙上,不是家训,胜似家训,传到汪曾祺这里,便有了仅仅用一枚咸鸭蛋就能刺激起人们味蕾品咂的人间闲坐和生活可爱。世事喧嚣,大智之人隐于市,以抒情的笔调叙述永不过时的人文关怀,诗意人世间,自有这一位自在客。

 

这条街上共有五家饭馆。最南的一家是一个扬州人开的,光顾的多为联大师生,本地人实在吃不惯这位大师傅的淮扬口味。他的拿手菜是过油肉,确实炒得很嫩。

街中有一家牛肉馆。这是一家回民馆,只卖牛肉。有冷片——大块牛肉白水煮得极酥,快刀切为薄片,蘸甜酱油吃;汤片——即将冷片铺在碗中浇以滚汤;红烧——牛肉的带筋不成形的小块染以红曲,炖焖,连汤卖,所谓‘红烧’,其实并不放酱油;牛肚——肚板、肚领整块煮熟,切薄片,浇汤,不知道为什么没有牛百叶。牛肚谓之‘领肝’,不知道是不是对‘肚’有什么忌讳?牛舌,亦煮熟切片浇汤,牛舌有个特别名称,叫做‘撩青’,细想一下,是可以理解的,牛的舌头可不是‘撩’ 青草的么?不过这未免太费思索了;牛肉馆偶有“牛大筋” 卖,牛大筋是牛鞭,这是非常好吃的。牛肉馆也卖米饭,要一碗白米饭、一个‘冷片’、一碗汤菜,好吃实惠

 

 

《元素的故事》

 

豆瓣评分:9.4

依·尼查叶夫著 滕砥平译

春风文艺出版社

 

如果生活在21世纪,依·尼查叶夫大概会成为又一个因为“摸鱼写书”而登上热搜的斜杠青年典范,这本经典的科普书正是他在《知识就是力量》月刊做编辑工作之余创作的。正如博物君的《海错图笔记》,这也是一本大读者小读者都能从中获得乐趣和知识的书,大概无论活到什么年纪,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想要探索自然、科学和宇宙万物,都是不会变的梦想吧。

 

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在永恒的运动中。每一寸士地上的物质都在不断地起着千万种变化。一批物体消失了,就有另外一批出来代替它们。

从表面上看,这无量数物体的无穷尽变化,似乎进行得没有一点秩序。这里好像只是一片混乱。实际却不是这样。

人们早就猜度到自然界虽然外表上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内里却是统一的、单纯的。现在已经证实,一切物体都含有相同的一些最简单的组成部分,这种组成部分就叫元素。

 

 

《东林沉浮》

 

豆瓣评分:8.0

程万军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顾宪成创建东林书院是在1604年,可以说,东林人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群士大夫,而东林书院则是至今保留最完整的士大夫精神殿堂。虽然明史的热度持续不减,但关于东林党跌宕起伏的历史还是少有人书写。从“铁肩担道义”的理想团体、清流士大夫,沦为“谋稻粱”,甚至成为政治蠹虫、无耻之尤,东林党的沉浮、士大夫的节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也呼应了明王朝的兴亡。

 

整座书院,粉墙碧瓦,石坊高耸,松柏苍翠,群芳吐艳,环境幽寂,是理想的讲学场所。

虽然选的是旧址,书院的名字也是先人所起,但顾宪成却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创造性的发挥,这一点,从他所书写的那幅家喻户晓的对联即可管窥一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提及这副对联的来历,还有一番‘妙对’传说。年轻时的顾宪成,勤奋好学,痴迷儒家经典图书,他拜同城陈云甫为师,平日里有空就手不释卷,孜孜不倦。有一天,陈老师乘船不期而至,行进到顾宪成居住地,时微风有雨,见顾宪成与弟弟顾允成在河旁家中朗诵经书,陈老师有感而发,吟出一句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顾宪成闻听即兴应对,稍加思索便脱口而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就这样,一副脍炙人口、反映以顾宪成为代表的中国正统儒士‘三实学风’(实学、实用、实益)的经典诗句诞生了。

随着依庸堂高悬此联,名垂后世的晚明东林书院也正式面世了

 

 

《小癞子》

 

豆瓣评分:8.7

佚名著 杨玲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贪婪恶毒的瞎子、狠心吝啬的神父、破落卑微的贵族......随着小拉撒路的流浪足迹,16世纪西班牙社会的真实现状跃然纸上,整部作品妙语连珠,以其特有的语言表达把世间的污秽和疮痍一块块抖了出来。随着骑士小说和神话史诗的终结,流浪汉小说这种“反英雄冲动”产生了。英雄时代结束,昔日帝国的荣耀已经逐渐逝去,透过自嘲的语言、令人捧腹的情节,人们读出的却是西班牙社会全面衰落的伏笔。

毕竟,“如此不同一般,或许众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逸事,应当广为宣扬,不要被埋葬在遗忘之中才好”。

 

我认为,如此不同一般,或许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逸事,应当广为宣扬,不要被埋葬在遗忘之中才好。毕竟很可能有人读了会从中找到令他喜悦的东西,即使是那些不求甚解的人也能开心畅快。在这方面,普林尼说得好:就算再糟糕的书,也不会一无是处。况且各人爱好不尽相同,某个人嗤之以鼻的东西,另一个人却爱得发狂。同样,有些人不屑一顾的东西,另一些人却看得很重。也就是说,任何东西,只要不是罪大恶极,就不应当推毁弃绝,而是应公之于众,特别是那些本就无害,甚至还能从中获取一些益处的东西。因为,如果不这样,如果写书只是给自己看,就很少有人去写了,毕竟著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既然下了功夫,就希望得有所偿,倒不是为获得钱财,而是盼着有人能看到、读到自己的作品,如果书中真写出点东西来,希望能有人赞赏。正如图利乌斯说的:‘荣誉兴艺术’

 

 

《母亲》

 

豆瓣评分:8.7

高尔基著 刘论振译,三晋出版社

 

母亲曾经逆来顺受,每日遭丈夫毒打,额头前遗留下了一个大大的伤疤。她是一位慈母,儿子追求真理,她便做他坚强的后盾;儿子被逮捕进监狱,她就接过儿子身上的重担,传播起理想与自由。她把对儿子的担忧和一个母亲关怀的泪水流进了心里,化成献身革命的满腔热忱;她不仅爱儿子,还爱与他并肩作战的每一个战士。在被敌人掐住喉咙的最后一刻,她说:“哪怕血流成河也扑灭不了真理……”

 

你有过什么高兴的事吗?’他问,‘过去的生活中,有什么值得你回忆的事情吗?’

她听了这向话,悲伤地摇着头,同时胸中涌起一股从末有过的悲喜交集的新的感情——这种感情温柔地抚慰着她深受创伤的心。她还是第一次听人这样谈到自己,谈到她的生活。这些话在她的心里唤起了早已忘却的模糊的思念,轻轻点燃了已经熄灭的对生活隐隐不满的感情,也就是在遥远的青春时代有过的那些思想感情。她曾和女伴们谈到过人生,每次谈的时间都很长,而且谈到生活的一切方面,但是大家,连她自己在内,只是一个劲地抱怨,谁也说不清楚人生为什么这样沉重和艰难。可眼下,她的儿子坐在面前,他的眼神、脸上的表情和他的谈话都触动着她的心灵,使她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她为有这么一个儿子而感到自豪,因为唯有他才真正了解自己母亲的生活,向她谈论她的痛苦,怜惜她。

做母亲的向来不会有人怜惜。

她明白这一点。儿子所讲的关于妇女生活的一切是痛苦的公认的真实,在她的心胸中轻轻地漾起一股微澜,使她感到越来越温暖,仿佛一只不可知的手抚平她内心的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