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信息正文
大千讲坛第114期:内江作家深度讲解巴蜀民俗文化
 
信息来源:内江市图书馆浏览次数:发布时间:2022-12-19【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12月15日下午,大千讲坛114期在内江市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黎勇以《巴蜀民俗文化在成渝经济圈建设中的价值和作用》为题,为线上、线下的听众梳理巴蜀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特色。

  “成渝两地地域相接、血脉相连、文脉相通,有巴文化、蜀文化、长江文化、移民文化、革命文化等……”黎勇列举了大量史实,用丰富的图文详细介绍了巴蜀民俗文化的特点,并分析了每一种民俗的价值和作用,对文旅融合发展的方向和重点进行了设计和思考,令听众深受启发,网友们也纷纷留言表示受益匪浅。

  “悠久厚重的巴蜀文化是作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素材。”作家杨乙敏表示,“今天的讲座,让我更加明晰了巴蜀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更加理解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深远意义,为我今后的创作开拓了视野,提供了灵感。”

   讲座结束后,黎勇受邀为大千讲坛寄语:希望越办越好。

  
 合影留念

  

讲座现场
 

  
聚精会神 

  
图文展示 

  
娓娓道来 

  
留下寄语

  人物名片:

    黎勇,笔名黎冠辰、黎二愣等,内江日报社原副总编辑,诗人、作家,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其创作的散文诗集《巴蜀风散板》填补了巴蜀民风民俗诗歌题材的空白;由央视、新华社等中央级媒推出的视频朗诵诗《脊梁》《来,我背你》和《等待天明》故事及音乐作品等,曾产生过强大社会影响。

   黎勇上世纪八十年代即活跃在四川诗坛。之后,他以巴蜀远古文明为轴心,对巴蜀地域的人文历史与特有风情作了自我解读。30年来,他足迹遍布巴蜀的山山水水,以巴蜀文明为研究主题,以巴蜀山川、历史、人文为创作对象,以巴蜀民风民俗为载体,以散文诗等多种文体为表现形式,系统全面地展现了巴蜀地区乡俗、风韵、风物、先秦文明、巴蜀先贤、藏羌文化等,生动刻画了巴蜀文明的积极向上力量,对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走廊找到了记忆,印证了巴蜀自古以来的同根同源,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